香港书展:有看点更有卖点
■ 人民网记者 黄 拯
来源:人民网-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
短短一个星期,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00家出版发行商汇聚这里,数以万种的中外文图书琳琅满目争奇斗艳,90多万参观人次蜂拥而至一睹为快,更有1.3万多种内地出版的书刊增添异彩。第20届香港图书展再次成功书写动人篇章,于7月28日画下完美句号。
书展造就文化盛宴
7月的香港天气虽热,港人对书展的热情更热。通往会展中心的湾仔长廊,平日里最多只用5分钟即可穿行,书展期间却需要足足30分钟才能通过。展会内,参展市民多背着双肩包提着购物袋,更有甚者还拖着大大的行李箱穿梭于人群。
香港政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超过七成市民曾参观3届或以上书展,超过六成港人每周阅读5小时或以上,主要读物为中文书籍及杂志,其次为英文,每年的购书花费平均为2071元。香港书展堪称港人一年一度的“文化盛宴”。
巴士、地铁站、公园等场所,有关书展的大幅招贴广告和横幅让这场盛宴充满节日气氛。电视、报刊、网络和广播等关于书展的报道连篇累牍,让这场盛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。社会名流和政府部门负责人纷纷光顾书展,让这场盛宴有看点有卖点更风光八面。
据统计,20年来,香港书展的参展商已从149家增至505家,参观人次由20万增加至90万以上。
文化活动200多项
505家参展商和90万参观人次,包括“名作家讲座”、“阅读香港讲座”、“名人讲故事”在内的200多项文化活动,特设“国际文化村”和“英语世界”区,本届书展规模扩大了1/3,内容和形式均有创新,吸引了大批读者。
金融海啸并没有减低书展参观者的消费欲,香港贸发局的调查显示,近六成的受访者购书额较去年更多或相近。受访者平均于书展上花费469元。
书展以外,作者和读者直面互动也是最吸引人的节目之一。香港、台湾和内地的作者、学者、评论家每天同时有多场讲座,真正“百花齐放”、“百家争鸣”。 读者则选择自己喜欢或好奇的作者当面聆听和探讨。一张座谈门票200多港元,每场都有一二百人不等。参展书籍更是应有尽有。内地、台湾、香港以及世界各地的出版业界,简体字、繁体字,中文书、外文书,古典、现代、通俗、学术,都能在香港书展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台。
“内地出版” 彩映香江
在书展“内地出版”专区,汇聚了36家内地知名企业,展出书刊超过1.3万种,参展面积达到720平方米,超出往年。
和去年相比,此次参展的内地出版企业数量有所下降,但展位面积却不断扩大,参展商多是大型出版集团。深圳市九美图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华认为,香港本地出版企业参加本地书展有很明显的成本优势,内地一些小的出版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,已经难以承担组团参展,这也是一个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,相信有助于提供更好的图书给香港市民。
据统计,参观者所购书籍中,简体字书占到了18%。内地出版物中,生活类图书、青少年读物以及健康保健类书籍受到了香港市民的欢迎,《中国古代文化史》、《中华文明史》、精装本《四大名著》等书籍也卖得很火。销售业绩方面,中国出版集团和广东出版集团每天的销售码洋在20万(港元)以上。参展商普遍说今年参展图书总码洋超过去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