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  出版信息   新书展厅   小说天地   美文集锦   长句短句   影视剧本   随思杂感   书画赏析   文友笔会   本站简介   联系我们
最新公告:
名人传记注音版《从小木匠到大画家-齐白石的故事》《一生漂泊为绘画-徐悲鸿的故事》2020年4月《长江少儿出版社》出版发行
18:59:37
您现在的位置: 天作出版网 >> 信息正文
   信息标题:    苏童:我写作不考虑市场
点击数-1329
 

苏童:我写作不考虑市场 相信有人和自己心相通

来源:《羊城晚报》

 

作家对现实发言要“慢一拍”

苏童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认为,作家对社会生活唯一拥有的优势是有时间梳理,这个过程较慢

羊城晚报:您曾经不止一次被邀请到这样的大众论坛来讲文学,怎么看待面对公众的这项工作呢?

苏童:这对我来说是进行读者群研究的好机会,因为作家都是写东西给读者看的,但总不能到街头去调查。这样的场合最好,直接知道读者喜欢不喜欢,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,在什么地方可以触动他的神经。

羊城晚报:您写作的时候会关注市场吗?

苏童:不考虑,因为是考虑不到的。市场从来是不可估量的,尤其是文学,当中又尤其是所谓严肃文学,通俗读物则不一定。但我有这样的信心,总是相信,有那么一群人跟我的内心是相通的,哪怕只有几千个、几百个都好。

羊城晚报:您一直非常钟情于短篇小说的创作,哪怕因为这而“揭不开锅”。这跟很多名作家不太一样,为什么你这么执着?

苏童:这是一种爱好,我从小就喜欢读短篇小说,后来就喜欢写。写短篇的快乐在于,每天写一点都是看得见的,几天以后整篇作品就出来了。但一个长篇有时要写一年两年甚至三年,期间没准会出什么问题,过程太不可测。其实写好短篇需要艺术中的艺术,这一点长期被媒体、批评界或者是读者低估了。

羊城晚报:那么这次您的长篇新作《河岸》出版,是否标志着您的创作重心转到长篇上来了?

苏童:其实这也是我的一个计划。因为写长篇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体力活,我觉得中国人一到50多岁体质就有明显的退化,精力难济。我是基于科学的认识,所以觉得40多岁时就应该开始多写几部长篇了。

羊城晚报:您曾说“日常生活并不等于现实生活”,这有什么含义?

苏童:因为我们容易有一个错觉,常常认为自己拥有日常生活,就意味着自己拥有某一种现实。但其实,现实是需要被发现的。

羊城晚报:就因为需要去发现,所以您不主张立竿见影地把日常生活体现在作品里?

苏童:慢是很优美的,我最反对社会急速的发展,我喜欢慢节奏。我之所以主张“慢一拍再发言”,是基于一种认识:现在,不仅是作家,而是整个知识分子圈,都觉得拥有审判社会、总结社会的超能力。但我觉得不是这样,知识分子也好,作家也好,艺术家也好,他对社会生活唯一拥有的优势是有时间梳理,经过详细的思考,慢慢形成文字,这个过程应该是比较慢的。

最 新 发 布
名人传记注音版
长篇小说《人生归处》
名人传记注音版《从小木匠到大画家...
上海国际电影节消息
文学的哀愁与网络矛盾文学奖的落寞...
长篇悬疑小说《人生归处》即将出版...
电影文学剧本《白求恩在河间》
长篇悬疑小说《人生归处》、小说集...
小说精选《围困》
国学经典《十三经入门》
 
热 门 点 击
长篇小说《当爱越过年轮》《美与丑...
国学经典《十三经入门》、小说精选...
名人传记注音版《从小木匠到大画家...
绝恋(已出版)
英文诗歌赏析技巧
文学的哀愁与网络矛盾文学奖的落寞...
文化批评:读书在这个时代到底有什...
先锋文学只是为中国文学疏通血管的...
Acquainted with ...
村上春树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希望越来...
 
Copyright © 2025 天作出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严禁拷贝 北京网站制作:海源川汇  京ICP备1002785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