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

历史事实的理性认识
——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(上)
周有光
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跟过去不同,主要是:
过去从国家看世界,现在从世界看国家。
过去的世界观没有看到整个世界,现在的世界观看到了整个世界。
在全球化时代,由于看到了整个世界,一切事物都要重新认识。
历史事实的理性认识
历史观是世界观的重要内容,称为世界历史观。
在全球化时代,需要重新审视世界历史。
历史要真实,不要伪造;人是要理性,不要曲解;这是全球化时代的头等大事。
这个要求,德国人实行了。
德国总理到波兰,向万人冢下跪,深刻自责。
人们说:一个德国总理跪下去,千万德国人民站起来了。
日本态度不同:“进入中国,不是侵略中国!”“海军战败,陆军没有战败!”
“败于美国,没有败于中国。”“军事战败,经济战胜。”
实力雄厚,卷土重来。首相不断拜祭战犯。
俄罗斯从苏联瓦解中独立出来,俄罗斯学者们掀起大批判;
苏联圣经《联共党史》受到强烈指责:伪造历史,曲解事实。
俄罗斯开发苏联档案,有利于历史学的科学化和全球化。
最近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小国,把苏军烈士纪念碑从市中心迁移到苏军墓地。
俄罗斯提出抗议:无视苏军解放当地的功勋。
当地人民说:苏军侵略本国,不应当再崇拜下去了;德苏密约瓜分波兰,同时吞并三小国,这还不够证明:希特勒是侵略者,斯大林也同样是侵略者吗?
过去我们宣传,抗日战争主要是共产党打的;现在承认,国民党的战区大,军队多,抗日八年,坚持到底,日本向国民党投降;八路军是国民党的军队编号,帽徽是国民党的党徽,不是五角红星。
国民党歌颂太平天国,因为他反对满清;共产党歌颂太平天国,因为他是农民革命。2000年的电视剧《太平天国》,暴露一些太平天国的倒行逆施。
《辞海》原称“太平天国革命”后来改为“太平天国运动”。
全球化正在促使我们也要重新认识历史。
日本首相建议:中日韩三国协作,共同编写历史教科书,着重东亚历史的客观叙述。这个建议如能实施,有助于全球化时代的睦邻共处。
同一件事实,以前不同的国家、不同的派别,有各自不同的记录,现在要放弃主观的偏见,写成客观而忠实地记录,使世界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史。
一门新兴的“全球化历史学”已经在欧美蓬勃兴起。
阶级之间的矛盾和统一
人类社会不可能没有阶级。苏联声称消灭了剥削阶级,实际是新建苏共党的剥削阶级。资本主义社会包含不同的阶级;阶级之间,既有矛盾,又有合作,合作是主流。有矛盾,就有斗争;斗争方式主要是和平罢工,不是你死我活。
美国是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,因此有最强大的工会。工会认为工资不合理的时候,就举行罢工。罢工达到目的,立即复工。资本家改进技术,又获得超出原来的利润。如果赢利提高而工资不提高,可能再次罢工。罢工和复工,斗争和合作,周期往复,资本主义蒸蒸日上。如果美国的工会采取你死我活的斗争,美国在苏联瓦解之前早就瓦解了。
北京大地震时候,我回苏州养病,病后去洞庭东山看看农村。公社主任介绍我去访问一位翻身贫农老太太。她住在地主的大院里,一间很大的卧室,只有一张大床,什么家具都没有,临时拿来一张长板凳给我坐。我们用家乡土话聊天,谈得很投机。临走我问她,究竟是解放前生活好呢,还是现在生活好呢?他的回答出乎我意料之外:她说,“那当然是解放前好呀!”这也说明,你死我活的土改斗争,没有造福于农民。
资本家不是只剥削不生产价值。资本家有三种功能:创业功能、管理功能和发明功能。创业最难。美国工业发达,依靠不断培养优秀的创业者。管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,这在今天已经成为公认的常识:
生产力=科学技术x(劳动力+劳动工具+劳动对象+生产管理)。
管理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多种学科。
早期资本家都是发明家,后来才有专业发明家。
马克思和恩格斯跟所有学者一样,不断研究,不断进步,晚年纠正早年的错误。
他们晚年都认识到,阶级斗争可用和平方式在民主议会中进行,工人购买股票成为股东,改变了劳资的阶级关系。
马克思(1818—1883)去世太早,只看到资本主义初级阶段(一战前)的前半,没有看到后半,更没有看到中级阶段(两战间)和高级阶段(二战后);他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全貌,因此《资本论》只可能是哲学推理,不可能是科学实证。
请继续点击阅读
历史事实的理性认识
全球化和大同理想
|